打卡熱點?香港五間特式教堂你都去過嗎?

圖片:香港聖公會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

在銅鑼灣經歷了九十年的歷史,經歷過第一、二次的世界大戰、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 月。在不同的時期,無數的弟兄姊妹,不停的為教會成立、建堂、建牧師樓、安裝玻璃窗、冷氣、音響等等 盡心盡力,我們今天才有這座美輪美奐的聖堂。相信無可否認,聖馬利亞堂的建築設計,非常特別,一座西 方大禮堂的建築物,卻極富中國傳統特色設計。

地址:香港銅鑼灣大坑道2A

圖片:zigaaudaai.com

聖約翰座堂

於1847年奠基,1849年落成及祝聖,為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築物,是本港唯一一片以永久業權形式持有的土地。座堂主要由3幢主樓構成。座堂本身於1847年建成,乃香港較古舊的維多利亞時期哥德式建築物之一。至於副堂則於1924年落成,而辦公樓(即新座)則是1956年加建的。

地址:中環花園道4-8號

玫瑰堂

玫瑰堂的設計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原本的平面設計採用羅馬公共會堂(Basilica)的模式,1950年擴建中廊(Nave)之後,教堂的平面便呈拉丁十字形,長長的中軸經過聖洗池而導向祭台後方的半圓形聖所,象徵著生命的旅程,通過死亡而達永生。另一方面,上圓下方的聖洗池放在聖堂中央軸線上,成為從正門或側門進入聖堂時必經之路,代表領受聖洗得以進入天國的含義,流動的活水是代表重生。

地址: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一二五號

圖片:hkmemory.hk

道風山雲水堂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位於沙田道風山,是挪威宣教士艾香德博士於1930年在香港創辦,由丹麥著名建築師艾術華設計。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是一個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手法去宣揚基督福音教義的地方。叢林的寺院式建築,例如其聖殿的外型,叢林內的道風山全圖、聖經故事彩瓷等,充滿中國風格。叢林內有教堂、圖書館及藝術繪瓷店。教堂的聖殿和雲水堂可作主日崇拜及退修避靜之用。叢林的東面屹立著一大十字架,高12米,是叢林的標誌。

地址﹕香港 沙田道風山路33號

溫馨提示:遊人保持安靜,以免影響退修人士

圖片:wikipeida

伯大尼教堂

(法語:Béthanie)於1873年到1875年年間,由巴黎外方傳教會建成,為傳教會士的休養之所。「伯大尼」是聖經中耶穌救活死去多天的拉撒路所在村落的名字,有救活病人的含義。伯大尼修院的箴言「主啊!你所愛的病了!」(Domine, ecce quem amas infirmatur. Ioan 11)取自《若望福音》刻於正門之上。現為香港演藝學院的柏大尼校園,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139號

Bonus!

圖片:http://cache.org.hk

基督君王小堂

建築師用早期基督徒的羅馬式建築,圓形頂蓋設計,配以格林多柱 (除了在角落的柱是方形外,其餘都是圓形的)。 格林多柱的特色是柱頂雕花,柱身直且有底部,聖堂外內的格林多柱的柱頂都刻有美麗的花紋,好像一棵直立的樹,樹頂有茂盛的葉一樣,象徵著生命力。

此聖堂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全堂內沒有一根柱樑阻礙視線,全部柱樑都建在聖堂外。因此內部面積寬闊,光線充足,空氣流通,不論站在那一角落都可以清楚看見祭台。聖堂外面四周有格林多圓柱支撐著,只要登上數級樓梯,經過前柱,便到達入口處。

聖堂的右邊入口處有一螺旋形樓梯,可直達能容納二百多人的包廂(即我們常稱的經樓)。經樓面積頗大,居高臨下可觀看整個聖堂,樓上包廂的管形風琴現在已壞了,不能再使用,已成為古董,若要修理,則要支付非常昂貴的費用。

地址:銅鑼灣加路連山道33號 聖保祿修院